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
|
意见反馈
|
制图工具
公告: 1.点击检索输入框上方可切换相似检索,上传图片可查找该图片的相似图片。 2.
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上线,欢迎试用。
登 录
注册
欢迎您:
未登录
退出
到登录页
图片搜索
相似搜索
检索
高级检索
图片主题:
请以;隔开多个主题词
出版日期:
到
图片类别:
学科类别:
图片大小:
全部
大
中
小
来源数据库:
全部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学术知识图片库
>
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矿业工程
> 鄂东南地区构造控岩机理示意图
鄂东南地区构造控岩机理示意图
图片来源:
周安保,张国胜,徐磊,王鹏飞,夏丽丽.
鄂东南隐伏岩体的推断及其找矿前景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3 (02).
>>查看本文图片摘要
图片关键词:
示意图
控岩
机理
示意图
所属学科:
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矿业工程
图片上下文:
伏岩体的边界,可大致圈定出图中其他的隐伏岩体。需注意的是有些酸性岩体磁性较弱所表现的颜色也较淡,如姜桥岩体为花岗闪长岩,其色为浅红色。1.2构造控岩规律推断的岩体早在20世纪70年代,原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对本区应用地质力学的观点预测了隐伏岩体的分布。阐明山字型构造与新华夏系构造
....
复合部位是控制区内岩体分布的主要因素,反映了区内岩体分布的特点?。尽管地质力学观点在区内应用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构造控制机理是相通的,因此运用其构造控制机理结合当前构造的观点对区内的控岩规律作一分析(图3)。众所周知,鄂东南地区盖层构造由印支期及燕山期两期构造叠加而成。印支期构造发生于三叠纪末期,是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在拼接过程中形成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场的一系列构造变形。本区位于过渡性前陆褶冲带,发育有近东西向的褶皱及断裂。燕山期构造发生于中侏罗纪—白垩纪期间,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对运动,形成南北向的扭动应力场的一系列北北东向的隆起、拗陷带以及次级的断裂褶皱带,区内有梁子湖拗陷带、鄂城—大磨山隆起带及黄石—阳新拗陷带。燕山期构造不仅形成自已的构造系统,而且对早期的构造进行张性改造。其结果是早期的近东西向断裂发生张性改变,两期构造交接部位近东西向的图3鄂东南地区构造控岩机理示意图Fig.3DiagramofmechanismofstructurescontroltherocksinSoutheastHubei1.已知岩体;2.推测岩体;3.燕山期隆起带;4.燕山期凹陷带;5.背斜及向斜;6.正性构造(背斜或隆起)叠加;7.正性构造与负性构造(向斜或凹陷)叠加;8.负性构造叠加;①.鄂城背斜;②.花湖向斜;③.铁山背斜;④.章山背斜;⑤.大冶湖向斜;⑥.殷祖背斜;⑦.贾家山向斜。120资源环境与工程2013年
>>展开全部
相关图片
同文图片
语义相关
读者推荐
相似图片
浏览历史
本单位未订购此产品,请填写调查问卷可
免费获取
下载权限.
京 ICP 证 040431 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总)网出证(京)字第 271 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460 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DN 平台基础技术由 KBASE 11.0 提供. © 1998-2021 中国知网(CNKI)
用户手册
|
产品标准
|
数据标准
|
图片分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