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
|
意见反馈
|
制图工具
公告: 1.点击检索输入框上方可切换相似检索,上传图片可查找该图片的相似图片。 2.
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上线,欢迎试用。
登 录
注册
欢迎您:
未登录
退出
到登录页
图片搜索
相似搜索
检索
高级检索
图片主题:
请以;隔开多个主题词
出版日期:
到
图片类别:
学科类别:
图片大小:
全部
大
中
小
来源数据库:
全部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学术知识图片库
>
植物保护
> 茶多酚玉米小斑病菌抱子萌发形态的影响
茶多酚玉米小斑病菌抱子萌发形态的影响
图片来源:
汪金莲,邱业先,陈宏伟,陆恒,林晓红.
茶多酚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04).
>>查看本文图片摘要
图片关键词:
效果图
浓度图
形态
玉米小斑病菌
茶多酚
病原真菌
抑制率
所属学科:
植物保护
图片上下文:
理镜检200个孢子,分别计算孢子平均萌发率及均抑制率,同时观察各处理的孢子萌发形态。子萌发抑制率(% )=对照孢子萌发率-处理孢子萌发率对照孢子萌发率×100结果与分析1 不同浓度茶多酚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的抑制作用表1结果表明, 5种浓度茶多酚对3种病原真表1 不同浓度茶多
....
酚对3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多酚理浓度mg/ml)玉米小斑病菌菌落直径(cm)抑制率(% )香蕉炭疽病菌菌落直径(cm)抑制率(% )莲腐败病菌菌落直径(cm)抑制率(% )10. 0 3. 7 31. 48aA 4. 6 23. 33aA 3. 3 26. 19aA5. 0 3. 8 29. 63aA 4. 7 21. 67aA 3. 3 26. 19aA3. 3 4. 3 20. 37bB 5. 0 16. 67bB 3. 3 26. 19aA2. 5 4. 4 18. 52bB 5. 5 8. 33cC 3. 4 19. 05bAB2. 0 4. 5 16. 67bB 5. 6 6. 67cC 3. 6 14. 05bBCK 5. 4 0. 00cC 6. 0 0. 00dD 4. 2 0. 00cC注:同列大、小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01)、显著(P<0. 05)。表2同。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2结果表明,同种植物病原真菌不同浓茶多酚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达极显平(P=0. 01), 10 mg/ml和5 mg/ml茶多酚液制效果最好,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酚对3种不同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有不同,其中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1mg/ml茶多酚液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制率达到100%,其他浓度处理对玉米小斑病表2 不同浓度茶多酚对3种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茶多酚处理浓度(mg/ml)玉米小斑病菌孢子萌发率(% )抑制率(% )香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率(% )抑制率(% )莲腐败病菌孢子萌发率(% )抑制(%10. 0 0 100aA 47. 30 20. 50aA 69. 50 23. 205. 0 0 100aA 48. 11 19. 14aA 71. 50 20. 993. 3 14. 00 82. 50bB 54.
>>展开全部
相关图片
同文图片
语义相关
读者推荐
相似图片
浏览历史
本单位未订购此产品,请填写调查问卷可
免费获取
下载权限.
京 ICP 证 040431 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总)网出证(京)字第 271 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460 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DN 平台基础技术由 KBASE 11.0 提供. © 1998-2021 中国知网(CNKI)
用户手册
|
产品标准
|
数据标准
|
图片分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