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
|
意见反馈
|
制图工具
公告: 1.点击检索输入框上方可切换相似检索,上传图片可查找该图片的相似图片。 2.
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上线,欢迎试用。
登 录
注册
欢迎您:
未登录
退出
到登录页
图片搜索
相似搜索
检索
高级检索
图片主题:
请以;隔开多个主题词
出版日期:
到
图片类别:
学科类别:
图片大小:
全部
大
中
小
来源数据库:
全部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学术知识图片库
>
地质学
石油天然气工业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分布
图片来源:
赵靖舟,白玉彬,曹青,耳闯.
鄂尔多斯盆地准连续型低渗透-致密砂岩大油田成藏模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06).
>>查看本文图片摘要
图片关键词:
孔隙度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三叠系
盆地
所属学科:
地质学
石油天然气工业
图片上下文:
第6期赵靖舟,等.鄂尔多斯盆地准连续型低渗透-致密砂岩大油田成藏模式815图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分布Fig3DistributionoftightsandoilreservoirsintheTriassicYanchangFormationofOrdosBasi
....
n3.50×10-3μm2;在庆阳—长武地区,孔隙度为3.20%~10.47%,渗透率为0.09×10-3~0.15×10-3μm2;在高桥—洛川地区,孔隙度分布在8.95%~10.15%,渗透率为0.40×10-3~2.50×10-3μm2[18]。平面上,三叠系延长组致密油广泛分布于定边—靖边—子洲以南的盆地南部广大地区,构造上主要分布于伊陕斜坡(图3),以长6致密油藏分布最广,探明储量也最大,是鄂尔多斯盆地原油生产最主要的产层;其次是长8油藏,主要分布于盆地西南部。3对鄂尔多斯盆地大油田成藏模式的认识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以往称特低渗透或超低渗透砂岩)大油气田成藏模式的认识,还存在分歧。主要存在3种认识:一是岩性油气藏论;二是多因素控藏论;三是连续型油气聚集论。3.1岩性油气藏论早在20世纪初,美国人M.L.Fuller和F.G.Clapp[19]在对鄂尔多斯盆地(他们称之为“陕西盆地”或“陕北盆地”)进行石油地质勘查时,就已经认识到该盆地中部为单斜构造,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包括盆地腹部伊陕斜坡在内的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不可能有大量石油存在,理由是该盆地“纵向上大部分的岩层厚度中砂岩太多,盆地边缘地区褶皱又过于强烈且变质可能太深,而盆地中部地区主要为单斜且倾斜如此平缓,以致不容许有大
>>展开全部
相关图片
同文图片
语义相关
读者推荐
相似图片
浏览历史
本单位未订购此产品,请填写调查问卷可
免费获取
下载权限.
京 ICP 证 040431 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总)网出证(京)字第 271 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460 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DN 平台基础技术由 KBASE 11.0 提供. © 1998-2021 中国知网(CNKI)
用户手册
|
产品标准
|
数据标准
|
图片分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