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
|
意见反馈
|
制图工具
公告: 1.点击检索输入框上方可切换相似检索,上传图片可查找该图片的相似图片。 2.
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上线,欢迎试用。
登 录
注册
欢迎您:
未登录
退出
到登录页
图片搜索
相似搜索
检索
高级检索
图片主题:
请以;隔开多个主题词
出版日期:
到
图片类别:
学科类别:
图片大小:
全部
大
中
小
来源数据库:
全部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学术知识图片库
>
金融
证券
投资
> 可以发现,图 2 的逻辑(即独立董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建立在图
可以发现,图 2 的逻辑(即独立董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建立在图
图片来源:
王正位,卢杰.
独立董事比例、股价信息与独立董事制度改革实证研究 ,
西部金融, 2013 (04).
>>查看本文图片摘要
图片关键词:
独立董事
绩效
逻辑
独立董事制度
所属学科:
金融
证券
投资
图片上下文:
《西部金融》2013年第4期面的影响,类似的结论在高雷等(2007)的研究中也有体现。萧维嘉等(2009)对之前关于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这些研究忽略了独立董事的内生性问题,尤其是大股东的存在对独立董事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不控制内生性的时候,独
....
立董事与企业业绩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独立董事的比例对公司业绩并没有显著影响,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公司存在大股东的时候,公司独立董事的构成也会受到大股东的控制,从而使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以上这些研究对于理解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的业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疑问: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审视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其背后的逻辑假设是什么?本文认为,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正确审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是否有效。二、独立董事制度的根源与研究假设为了回答引言部分提出的问题,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历史与其设立初衷。1940年美国《投资公司法》的颁布是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标志。该法规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应该有不少于40%的独立人士,其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防范控制股东的行为以及加强管理层的内部控制。70年代“水门事件”以后,许多著名公司的董事卷入行贿丑闻,公众对公司管理层的不信任感加剧,纷纷要求改革公司的治理结构。在此背景下,1976年美国证监会批准了一条新的法规,要求国内每家上市公司最迟在1978年6月30日以前设立一个专门的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由此,独立董事制度逐步发展成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创设历史可以看出:独立董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问题,其?
>>展开全部
相关图片
同文图片
语义相关
读者推荐
相似图片
浏览历史
本单位未订购此产品,请填写调查问卷可
免费获取
下载权限.
京 ICP 证 040431 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总)网出证(京)字第 271 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460 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DN 平台基础技术由 KBASE 11.0 提供. © 1998-2021 中国知网(CNKI)
用户手册
|
产品标准
|
数据标准
|
图片分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