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下文:
|
- 加入槲皮素,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70、140、210μmol/L的。另设一孔加入不含细胞的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组用于调零,每组5个复孔。1.2.2细胞活性检测分别在24、48、72h后,加入MTT20μL(5mg/mL),4h后弃上清。加入DMSO200μL,充分震荡10min,....用全自动酶标仪测定各孔吸光度(A值),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生长抑制率(%)=(1-A实验组/A对照组)×100%。1.2.3实验数据处理所得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q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计算软件为SPSS13.0。2实验结果2.1形态学观察显微镜下(如图1),左边为正常细胞呈单层生长,短梭形;经槲皮素处理24h~72h后(图1右图),细胞变圆,细胞密度减少,体积缩小,核碎裂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小体,部分细胞脱落呈悬浮状,可见细胞碎片。2.2细胞活性检测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所测定OD570值及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见表1。3讨论槲皮素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槲皮素在体外实验中可抑制白血并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阻滞细胞周期[2]、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及分化[3]等。但对于槲皮素作用于人膀胱癌细胞的研究报道较少。槲皮素可能促进P21和Bax的表达,进而通过以上作用途径阻滞肿瘤细胞于G0/G1期[4]。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阻滞作用越明显。此外,槲皮素尚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等多种途径来发挥其抗肿瘤的作用,因而推测它将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治疗癌症的天然药物,特别对生长较快的恶性肿瘤可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发现槲皮素能诱导膀胱癌细胞BIU-87的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随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率也随之增加。终浓度分别为70μmol/L时,其72h的凋亡率只有54.7%,而终浓度为210?
- >>展开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