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题: |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
文献来源: |
李文星 华中科技大学 2008年 |
文献关键词: |
居民消费人口年龄结构生育率冲击就业高峰冲击人口老龄化冲击抚养系数 |
文献摘要: |
居民消费率过低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长期结构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首先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状况进行了介绍,然后讨论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渠道,最后总结了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的经验关系。
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体现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差异。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可分为年轻型(1949-1964年)、成年型(1965-1999年)和老年型(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在地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东部发达地区老龄化进程一般更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尚未步入老龄社会。
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居民消费具有不同的影响渠道。短期内,人口生育率冲击会增加人口总量,并提高抚养系数。长期内,这种冲击还会传导到就业和老龄化。就业高峰冲击一方面由于劳动人口的增加而提高产出,并且就业高峰意味着较低的总抚养系数,这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就业高峰冲击又会降低人均资本存量,并且就业竞争会压低长期均衡工资水平,这又会降低居民消费。短期内,由于老龄人口只花费过去的积累,老龄化冲击会增加消费,但它会减少劳动人口,降低未来的产出和居民消费水平。但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