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题: |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
文献来源: |
金惠;张俊;马石玉; 岩性油气藏 2013年 01期 |
文献关键词: |
遗迹化石沉积环境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川盆地 |
文献摘要: |
通过岩心观察和露头描述,在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发现了大量遗迹化石,为该盆地沉积相的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遗迹化石可分为3大类,即形态清晰的动物遗迹化石、逃逸构造和古植物根迹(主要为须状根迹)。形态清晰的动物遗迹化石可分为3大类7属10种(包括2个未定种):①居住迹包括Skolithos linearis,S.verticalis,Arenicol itesichnosp.,Cylindrium ichnosp.,Ophiomorpha nodosa;②进食迹包括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montanus,Palaeophycus tubularis,and P.striatus;③牧食迹包括Cochlichnus anguineus。根据遗迹化石的分布及沉积环境分析,可识别出3个遗迹组合:①Cochlichnus-Planolites遗迹组合,主要由进食迹和牧食迹组成,形成于潮间泥坪沉积环境,局部地区发育沼泽;②Cylindricum-Planolites遗迹组合,以居住潜穴和进食潜穴为主,遗迹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高,代表了潮间带沉积环境;③Skolithos line aris遗迹组合,由长的垂直或高角度倾斜的悬食居住潜穴构成,形成于潮间砂坪和水下分流河道,环境水体能量随着相对海平面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